老卖家真言:别让“战略”困住你,亚马逊的增长要靠“下水扑腾”
大家好!我是一个在亚马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卖家。最近看到不少新手卖家在群里、论坛上谈论“战略”和“布局”,我心里真有些话想说。
在我们的圈子里,“战略”就是干什么,而“战术”才是怎么干。 但我发现,很多人把这事儿彻底搞反了,天天在岸上研究游泳理论,却迟迟不敢下水。
一、亚马逊战略的本质:卖货赚钱,简单粗暴
我见过太多人,把做亚马逊这事儿想得太复杂、太宏大了。
“我要做垂直品类的深度布局!”
“我要打造一个全球化的品牌生态!”
“我要研究蓝海红海,实现弯道超车!”
结果呢?耗费了大量时间听课、做PPT、拉投资,想了半年,连个店铺都没注册,或者第一个链接还没上架。
亚马逊的战略,核心就是四个字:卖货赚钱。
没有那么复杂的理论。你的任务就是:
- 找到一个能卖的产品 (选品)。
- 把它安全地送到亚马逊仓库 (供应链)。
- 想尽办法让客户购买 (运营推广)。
至于怎么选品、怎么优化Listing、怎么投广告、怎么处理差评,这些都是战术层面的细节,是你在“干”的过程中必须学习和解决的具体问题。
你不能把每天纠结于“今天Listing标题用哪个关键词最好?”这种战术细节,误认为是决定生死的战略。战略是方向,战术是行动。方向明确了,就应该果断执行。
二、别指望完美的“合伙人”:先创造价值
我有一个朋友,迟迟不能开始,就是因为他一直在寻找“完美合伙人”。
“我缺资金,我要找个有钱的。”
“我不会运营,我要找个懂行的。”
“我没货源,我要找个有工厂资源的。”
这种“抱团取暖”的心态在新手跨境卖家中特别普遍。大家总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懂”,必须得找个靠谱的人来补齐短板才能开始。
但请你冷静想一想:当你自己什么都不会、没有经验、没有资金积累时,你能给别人提供什么价值? 别人凭什么要跟你合作?
现实是:真正能把生意做起来的人,都是先自己开始,然后在行动中补齐短板。
- 不会拍图?现在手机的像素比十年前的专业相机都好,先自己拍。
- 不懂文案?去扒同行卖得最好的Listing,学习人家的思路和措辞。
- 不懂广告?每天投个 $5 – $10 跑跑自动广告,观察数据,试错成本极低。
只有当你自己跑出一定的数据、验证了产品的潜力、积累了基础的经验后,你的价值才会显现,真正优质的合作机会才会主动找上你。 依赖他人只会让你在寻找合作中消耗掉最宝贵的“试错时间”。
三、经济下行期:一个人创业的黄金时机
现在很多人说经济不好,亚马逊竞争激烈,入场晚了。但我要告诉你,从我的经验来看,经济不好,恰恰是你一个人开始创业的好时机。
为什么?
- 机会成本低: 市场难做,大家都在收缩,淘汰掉了很多犹豫不决和抱着玩票心态的卖家。留下来的,往往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人。
- 试错成本小: 在市场波动期,小步快跑的试错策略反而更安全。你不需要一开始就投大笔资金。先从小 SKU 做起,哪怕每个月只赚几百美金,那也是跑通了流程,比在岸上观望强百倍。
- 更专注: 经济下行期,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指望别人不如指望自己。学会一个人战斗,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和决策速度。
做生意跟学游泳是一样的。
你可以在岸上把《亚马逊运营宝典》看一万遍,把AARRR(用户增长模型,适用于电商)背得滚瓜烂熟,但你永远体会不到水下的感觉,更学不会真正的平衡和换气。
那个还在找合伙人、还在谈“全球化战略”的朋友,最大的问题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害怕开始,害怕面对现实的残酷。
跨境电商的成功,秘诀从来不是想一千次,而是先做一次。
少想那些虚无缥缈的大战略,少看那些贩卖焦虑的毒鸡汤,先从注册店铺、上架第一个产品开始。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 关注本站,每天分享跨境电商前沿资讯( Ctrl + D 收藏本站 )
I do not even understand how I ended up here, but I assumed this publish used to be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