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商格局正在加速重塑之际,作为跨境卖家,我们必须紧盯最新趋势、精准调整策略。近日 DHL eCommerce 发布的《2025 全球电商趋势报告》(2025 E-Commerce Trends Report)为我们提供了如下三方面的重要洞察——消费行为变迁、社交电商上扬、以及跨境购物结构重构。以下,我从这三条主线出发,为大家提炼对跨境业务具有行动意义的启示。
一、消费者行为的新演进:频次、设备、支付皆在变
报告采样 24 000 位来自 24 个国家/地区的线上购物者,涵盖世代、购物类型与地区差异。
购物频次与设备偏好
- 报告显示,消费者浏览线上商品的次数远高于购买次数,而购物频次仍在提高。例如,在跨境购买行为中,“全球 59% 的购物者曾从境外零售商购买商品,35% 的人至少每月一次。”
- 移动端的统治地位持续:在 2025 年,报告指出如果首选配送方式不可用,81% 的用户会放弃购物车。
这一数据强调,设备体验、网络速度、结账流程对转化举足轻重。
支付方式与信任因素
- 在支付方式上,信用卡/借记卡依然为主要方式,数字钱包正加速普及。报告指出,购物者若发现“首选支付方式缺失”,约 1/3 会放弃购物。
- 购物者越来越重视评论与社交证明。DHL 报告认为:“趋势性商品/病毒式传播影响购买决策的比例达到 82%。”
启示给跨境卖家
- 优化移动端整体流程:从落地页、商品展示、结账到支付,必须确保在移动设备上的加载速度、页面结构、易用性达到优质标准。
- 多样化支付方案:尤其是目标市场对本地化支付方式(如电子钱包、BNPL “先买后付”)接受度较高时,应优先接入。
- 评价/社交证明建设:在 listing、社媒广告、客户服务中融入口碑战略,如展示带图评价、使用者故事、现场视频反馈,以增强信任。
二、社交电商崛起:内容驱动+平台转化加速
社交电商正从“导流”迈向“直接交易”。DHL 报告指出,“70% 的全球购物者预计,到 2030 年,社交媒体将成为其主要购物渠道。”
其他权威数据也佐证: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2024 年全球社交电商市场估值约为 1.16 万亿美元。
品牌和跨境卖家应关注的重点
- 社交平台不仅用于“知晓”,而愈发用于“发现 → 下单”。换句话说,社交内容与商品页面之间的壁垒正在变低。
- 各代际使用偏好不同:年轻消费者(Z 世代、千禧一代)更倾向使用 TikTok、Instagram;中年/年长群体仍以 Facebook 为主。
- 对跨境卖家而言,社交电商带来两个额外价值:①品牌建设成本下降;②流量转化路径缩短。
操作建议
- 选品优先考虑“社交适配型”产品:如易于拍摄演示、易于产生社交话题、能快速被用户分享的产品。
- 构建社交内容生态:与目标市场当地KOL/达人合作,制作产品“使用/场景”视频,并直接链接至跨境平台或官网。
- 结合社交+电商:例如在 Instagram 或 TikTok 中加入“立即购买”按钮,将浏览即转化路径缩短。
三、跨境购物结构重构:新市场、新信任、新物流要求
DHL 报告明确指出:跨境电商正迈入“信任+履约”双重赛道。报告指出 “全球 59% 的人曾从境外零售商购物,35% 每月至少一次”这一趋势。
此外,报告强调:**如果配送或退货流程用户不信任,购物放弃率非常高。**例如“79% 的人表示若其首选退货方式缺失,会放弃购物车”这一数据。
给跨境卖家的实战洞察
- 装配当地信任机制:在跨境购物中,用户最在意的不只是价格,更是配送速度、关税透明、退货便利。卖家应优先建设这些服务。
- 突破本土化局限:除了翻译页面,真正落地的是物流、客服、本地化退换体系。例如若目标市场物流慢、关税过高、退换货难,则很难转化。
- 布局新兴市场机会更大:报告中部分新兴市场跨境购物频次更高。如某些非洲、东南亚市场跨境比例超 40%。(报告具体表格可查)
寄语:转型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体系重构
面对 2025 年及以后电商环境的变化,跨境卖家若还按“平台铺货+低价促销”模式操作,恐难胜出。要想有效增长,三条战略路径尤为关键:
-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从设备、支付、评价、物流每一环不断优化;
- 将社交内容转化为交易场景,而不仅限于广告或传播;
- 打造可信赖的跨境服务体系,使物流、退换货、支付都能无缝落地用户体验。
这些不只是“趋势洞察”,而是跨境卖家在2025年及以后必须构建的底层能力。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带来新的视角和实操启发。
>>> 关注本站,每天分享跨境电商前沿资讯( Ctrl + D 收藏本站/收藏为书签 )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