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罢工引发全球航运危机
2025年10月8日,全球航运业遭遇突如其来的挑战。马士基航运集团接连发布通知,警告欧洲主要港口的罢工危机,标志着这场工业行动可能导致全球航运网络的深刻影响。比利时安特卫普港与泽布吕赫港的引航员罢工,以及荷兰鹿特丹港的物流工人罢工,已造成严重的航运延误,影响船期调度,甚至波及周边港口,形成了“局部罢工、全域拥堵”的局面。
船期延误与港口操作中断
据马士基披露,鹿特丹港的罢工从10月8日下午3点15分开始,持续至10月10日下午,主要影响港口的集装箱装卸作业。此次罢工牵涉的两家公司—Matrans和ILS,提供了重要的绑扎服务,这一行为直接中断了包括APM Terminals Maasvlakte II在内的四大主力码头的运营。鹿特丹港作为欧洲主要的货运枢纽之一,其作用无可替代。该港口处理着约欧洲大陆25%的集装箱中转任务,因此此次罢工对船期造成了决定性影响。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与泽布吕赫港的引航员罢工也对港口运营产生了致命冲击。自10月5日以来,因对比利时联邦养老金改革的反对,罢工活动导致这两个港口的引航服务大幅减少,仅在工作日的08:00至17:00提供服务。港口的日常船舶处理能力下降了近50%,导致大量船只在港外排队,等待入港或离港。直到10月9日,约100艘船只因无法及时进港而被迫滞留,这对全球物流供应链带来了严重威胁。

鹿特丹港大罢工
全域物流困境:从港口到内陆
罢工引发的连锁反应愈加严峻。安特卫普和鹿特丹等主要港口的货物积压不仅影响了港口操作,还加剧了周边区域的物流困境。卡车运力的短缺与临时存储费用的飙升,使得内陆的物流调度变得更加紧张。以德国汉堡港为例,受分流压力影响,堆场利用率突破了85%,形成了进出口货物的巨大积压。多个内陆航线的班次也因航道空载不足被临时取消。
更重要的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口管理局已预警,罢工所带来的货物积压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清理完毕。根据世界货运组织的数据,港口引航服务的暂停在短短一天内就能导致数百万欧元的经济损失,这给依赖欧洲市场的跨境卖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劳资纠纷背后的行业危机
此次罢工并非偶发事件,背后是欧洲港口长期积压的矛盾。自2025年下半年以来,安特卫普、汉堡、鹿特丹等港口便已处于“临界点”,频繁出现拥堵现象。这一方面是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特朗普关税战后,航运公司需要频繁调整航线,影响了原有的物流稳定性。另一方面,劳动力短缺和设备老化问题使得港口运营的抗风险能力逐步降低。在这种系统性压力下,劳资纠纷最终点燃了这场大规模罢工,暴露出欧洲港口脆弱的物流生态。
跨境卖家的应对策略
面对这一突发危机,跨境电商卖家需要高度警惕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首先,卖家应密切关注航运公司的公告与港口动态,了解哪些航线和港口受到罢工的影响,提前做好调整准备。其次,拓宽物流渠道是减少供应链风险的关键,卖家应考虑与多个物流公司合作,避免单一依赖某一港口或航线。加强库存管理也至关重要,通过增加安全库存来应对港口操作中断带来的货物积压问题。
此外,供应链的韧性往往是企业能否在市场动荡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在这场港口危机中,那些能够灵活调整物流路径、增强库存管理能力的企业,反而能在短期混乱中找到新的机会,抢占市场先机。
寄语
欧洲港口罢工带来的物流混乱已经形成广泛的波动,全球航运市场面临严峻考验。对于依赖欧洲市场的跨境卖家而言,这场罢工危机不仅是一次突发的挑战,更是对其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通过提前预判风险并做出灵活调整,卖家们能够在这个不确定的局势中保持竞争力并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
>>> 关注本站,每天分享跨境电商前沿资讯( Ctrl + D 收藏本站/收藏为书签 )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