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关条
Ctrl + D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跨境头条

从亚马逊爆款到年销2.5亿:一个工具品牌的逆袭之路

mogoec 2025-09-30 68

从1 个 Listing 到 2.5 亿 GMV!Fanttik是如何做到的

做跨境这么多年了,最可惜的就是看到一批批卖家陷入 “爆品依赖症”—— 今天跟风卖车载吸尘器,明天换厨房绞肉机,最后账号里堆了十几个杂乱的 Listing,客户记不住品牌,自己赚的钱全压在库存里。但 Fanttik 的路子彻底打破了这个怪圈:2020 年靠一个便携汽车充气泵起步,现在年 GMV 超 2.5 亿,TikTok 单月能卖 400 万美元,连 NBA 篮网队都主动找它合作。

该品牌官网主页

一、别一上来就铺品!1 个刚需单品先攥紧 “生死现金流”

很多新手刚开亚马逊店,就想着 “多上几个品总能中一个”,结果 5 个 Listing 同时推,每个都只投几千块广告,最后哪个都没起来。但 Fanttik 从起步就透着 “稳”:

2020 年 2 月注册域名,6 月开 Facebook 页面,7 月只上了一款产品 —— 便携汽车充气泵。整整一年,团队就死磕这一个 SKU,直到 2021 年 11 月发起众筹,这款充气泵直接冲上亚马逊工具类目 Best Seller,单靠它就撑起了团队前两年的现金流。

这步棋的核心,是抓住了亚马逊新手的 “生死线”——现金流比什么都重要。我 2021 年带过一个做车载用品的客户,一开始学 Fanttik 只推 “无线充电支架”,集中资源把 Listing 关键词优化到 “car wireless charger” 首页,广告预算全砸这个品上,3 个月就做到月销 3000 单,利润率 32%。后来他飘了,又加了车载冰箱、行车记录仪,结果精力分散,库存压了 10 万,最后只能清货止损。

该品牌主营产品

选单品有个简单的标准:刚需、小众、低售后。像 Fanttik 的充气泵,车主应急要用,露营党也需要,属于 “高频刚需”;但又不像手机壳那样竞争激烈,中小卖家能靠精细化运营突围。新手别贪大,先找一个这样的品,把它做爆,有了稳定收入,再谈后面的规划。

还有个细节要注意:Fanttik 早期的独立站虽然注册了,但按钮直接跳亚马逊,没花精力做独立站运营 —— 这才是聪明的做法!前期资源有限,把亚马逊当成 “主战场” 赚现金流,独立站先当 “品牌展示板”,别搞反了顺序。

二、扩品类别当 “杂货铺”!用 1 个场景串起所有产品

不少卖家做起来一个单品后,就开始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卖完充气泵,又去做宠物梳、厨房剪刀,结果消费者看你的店铺,根本不知道 “你到底是卖啥的”。但 Fanttik 的扩品思路,简直是给卖家划重点:

从充气泵,到便携电源、电动螺丝刀,再到车用清洁工具、户外折叠椅,看似跨了好几个品类,实则全围着 “户外出行” 这个核心场景转。你想啊:买充气泵的,大概率是车主或露营爱好者;他们露营需要电源供电,修车需要螺丝刀,长途自驾需要清洁工具 —— 这些都是 “同一个人群的不同需求”,消费者不会觉得突兀,反而会因为 “信任这个品牌” 复购。

去年一个做户外用品的卖家也是用这种思维调整过品类,之前他又卖露营灯、又卖保温杯、还卖瑜伽垫,店铺评分从 4.7 掉到 4.1。后来按 Fanttik 的思路,只围绕 “轻量化露营” 扩品:露营灯→折叠桌椅→便携餐具→露营收纳袋,现在老客户复购率从 15% 涨到 40%,评价里常说 “买他家一套就够了,不用到处比价”。

给新手一个 “扩品公式”:核心人群 + 核心场景。比如你做 “小户型收纳”,就别去卖小家电,而是扩 “抽屉分层盒→衣柜挂架→阳台折叠架”;做 “宠物用品”,如果聚焦 “小型犬”,就扩 “便携狗笼→除臭喷雾→小型犬粮”—— 始终围绕同一群人、同一场景,品牌认知才不会散。

Fanttik 连产品设计都没偏离这个场景:早期充气泵用明黄色线条,后来所有产品都沿用这个颜色;包装上印的都是露营、自驾的场景图,消费者不管在亚马逊还是 TikTok 看到,都能一眼认出 “这是卖户外工具的 Fanttik”。

该品牌主营系列

三、品牌升级别赶早!等有规模再做 “精装修”

还有个坑新手最容易踩:刚上第一个品,就花 2 万做 VI 设计,页面搞得花里胡哨,结果卖不动货,钱全浪费了。但 Fanttik 的做法,把 “性价比” 玩到了极致:

早期独立站就是简单的黑白灰设计,产品图没做太多修饰,重点是 “让客户知道这是啥、去哪买”;直到 2024 年,有了 2.5 亿 GMV、5 个核心产品线,才启动品牌升级 —— 把 VI 色改成黑白黄,统一所有产品的外观和包装,还跟 NBA 篮网队、UFC 合作,一下子把 “硬派工具潮牌” 的形象立起来了。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前期没钱没资源,先把 “里子”(产品、销量)做好;等有了规模,再补 “面子”(品牌视觉、背书)。我 2022 年见过一个做 3C 配件的卖家,刚开店就花 3 万请设计公司做品牌 VI,结果半年只卖了 800 单,最后 VI 成了 “压箱底的设计图”。反观 Fanttik,2024 年升级品牌时,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户群,知道目标人群喜欢 “实用、硬派” 的风格,升级后不仅老客户买账,还吸引了一批追求 “工具潮牌” 的年轻人。

品牌升级不是 “换个 Logo 就完了”,Fanttik 连细节都扣得很死:早期充气泵的说明书是黑白的,升级后改成彩色,还印上露营场景的使用教程;TikTok 视频里,所有产品都用统一的黄色背景拍摄,让用户刷到就知道 “这是 Fanttik 的视频”。这种 “细节统一”,比花大价钱投广告管用多了。

最后:Fanttik 的路子,新手能直接抄的 3 步

很多卖家觉得 “2.5 亿 GMV 离自己太远”,但其实它的每一步都能复制:

  1. 起步期(0-1 年)选 1 个刚需小众单品(比如车载工具、户外收纳),集中资源做亚马逊,把它做爆,攥紧现金流;
  2. 成长期(1-2 年)围绕 “核心人群 + 核心场景” 扩品,别乱跨类目,让客户记住你的定位;
  3. 升级期(2 年 +)有了稳定 GMV 和产品线后,再做品牌视觉升级,找合适的背书(比如行业 KOL、赛事合作)。

亚马逊不是 “赚快钱的地方”,而是 “做长期品牌的阵地”。Fanttik 从 1 个 Listing 做到 2.5 亿,靠的不是运气,是 “先活下来、再做透、最后升级” 的踏实。新手别贪多、别急躁,按这个节奏走,迟早能从 “卖货的” 变成 “有品牌的”。

>>> 关注本站,每天分享跨境推广前沿知识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暂无内容,可通过【外观 - 小工具】添加

扫码关注

qrcode

联系我们

qrcode

回顶部